教材分析】
《江凡》一文是“小英雄” 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记叙了10岁的江凡面对火灾不仅能冷静地想办法进行自救,还救出了奶奶和邻居。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会1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受火灾的紧急与恐惧,体会江凡的冷静与机智。
【学情分析】
上周学校刚刚对学生集中进行了防火自救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并进行了防火自救演练,对学习本课进行了很好的资料铺垫。
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遭遇过火灾,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要借助音像资料、语言渲染、朗读课文充分地引导学生感受火灾的紧急与恐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同学们,上周班会课我们观看了录像,还记得是什么内容吗?之后,我们学校还进行了安全自救演练。但是,演练毕竟只是练习,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一场火灾真的降临在你的头上,你会在么做?(不要求学生回答)
2002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就因为一个小商店的忽然着火,引发了一场特大火灾事故,导致19人死亡,24人受伤,损失非常严重。那么,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孩子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火灾又会怎么做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个名叫江凡的孩子和这个真实的故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会生字。
1、自读课文,认会生字。
2、检测生字词。
(预设从字形、组词、意思及生字的识记与运用各个角度进行考查、检测与练习。)
3、齐读生字词,巩固识记。
4、同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深入学文,读中感悟。
1、初步交流:通过读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这是一场怎样的大火?当时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如下:
(1)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势庞大,情况紧急。指导有感情朗读。
(相机引导,重点抓住“迅速”、“蔓延”,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感受火势的庞大;通过评价、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语速变化、停顿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2)抓住描写楼道里烟雾腾腾的一段话,启发: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处境怎样?
师:据统计,火灾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烟呛死的。可想而知,当时,在烟的笼罩下,人们一定觉得很——指导学生读出人们的难受。
(3)耳闻不如亲见,同学们想不想亲自走进现场,去感受一下火灾发生时的情景?(观看火灾录像)
火灾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齐读这两段话,带着你对火灾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火灾发生时的情景。
3、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烟包围着的小楼上,你最想干什么?
是啊,逃,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快逃出去,那么,现场的人们和江凡又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