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
    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 重点难点]
    1.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 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着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 ,“数数”读shǔsh) 。
    二、读通全文。
    1.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 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 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着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 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 引导自学。自学前4 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 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 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 )图上画的谁和谁?
    (2 )他们正在干什么?
    (3 )是什么时间?
    (4 )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 轻声自读。
    思考:
    (1 )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 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 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