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珍”、“靠”、“仰”、“指”、“汉”、“研”、 “著”等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课文一、六两节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7个生字,理解比喻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地观察星星。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在两千多年前,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板书:孩子)在数星星(板书:数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1.数星星的孩子》(板书:21),读题。
2.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谁吗?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 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出示投影)
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②标出每小节的序号。
③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投影,检查读音。
zhēn màn hàn yán yáng
珍 珠 慢 慢 汉 朝 钻 研 仰 着头
héng zhù shǎ zhǐ sháo
张 衡 著 名 傻孩子 指 着 勺 子
chǔ sǎ zhǔ kào dǒu
清 楚 撒 一 组 靠 着 北 斗 星
a.找出每一行读音的特点。
b.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同学对读--齐读,并及时进行纠正。
2.这篇课文有几小节?(6小节)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出示投影: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 )的事。(板书:张衡)
四、学习第六段。
1.出示张衡挂图,告诉小朋友这就是张衡的图像。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默读第六节找出来。
2.讨论;
a.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板书:汉朝)读一读,告诉学生汉朝是我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
b.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板书:著名的天文学家)读一读。
c.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
d.谁给“著名”找个近义词?(有名、出名)看76页的插图,告诉学生浑天仪是张衡发明的,可以观察天上日月星辰运动的;地动仪是张衡创造的世界上最早预报地震、测定地震方向的,看来张衡确实是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指着板书说)
e.用“著名”说一句话。
3.看着板书,用“张衡、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说一句话(不同顺序)。
4.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呢?(板书;刻苦钻研)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5.用“因为……长大后 ……,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6.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节。
五、学习第一段。
1.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他又是怎么样的?听教师配乐朗读第一节。
2.这一节有几句?齐读第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晚上,天空中有无数的星星)
3.天上有无数星星,书上是怎么写星星的?(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4.教学“珍珠”,为什么都是“王”字旁?“珍珠”是怎么样的?这里“珍珠“指什么?可见星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