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为好友作画,当所有的人都在夸赞这幅画的时候,一个牧童却勇敢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充满童真童趣。这节课是课文的第一课时,结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具体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第一,通过读书帮助学生理解“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通过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和感受围观的人对他的夸赞来体会“著名”的含义;第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寻找近义词、结合上下文、结合画面等方法来落实;第三,识字写字。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先观察再指导后书写重反馈的教学方法。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鼓励学生质疑、自读自悟、读悟结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书写三个带有提手旁的生字“抹”、“挤”、“拱”,努力做到字迹工整、美观。
   3.通过读书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运用语言。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读课文3至5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给文中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
    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环境设计与布置: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具:生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词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画家(出词卡)请你读读他的名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课本)。请你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在上面做个记号,并且要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帮助纠正字音。
   2.识字
    (1)在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难读或是拿不准的字音,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
    (2)指名说,结合字卡,领读。
    (3)自己练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4)生字大家都认识了吗?我们来读一读。出示词卡,开火车读词语,如果他读对了,就请你跟着他读,读错了举起小手帮助他纠正。
    (5)大家把生字读的又对又好,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纠正“夹”的读音。
      师:像我这样把拼音标在它的头上,就不容易读错了。
      生:标拼音,齐读句子。
    (6)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师:难读的句子也读好了,相信课文你也能读好,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段,争取做到一字不错。
      生: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好课文纸认真听。(遇到问题停下来全班解决)
  (三)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