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开篇揭题
同学们从小学古诗,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老师想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诗的意境
和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配上一首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指
名学生看图朗诵)
2,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唐诗——《绝句》(电脑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教学诗句
(一)读
1,请你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利.
2,检查:两个同学试读,纠正字音.
谁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3,再来细细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些字,词,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句打上" ".(二)交流
1,鸣:叫.
2,翠柳:碧绿的柳枝.
3,黄鹂:也叫黄莺,叫的声音很好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枝上鸣叫.
4,白鹭:也叫鹭鸶,能涉水捕食鱼虾.
5,上青天:飞上蓝天.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三)质疑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诗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万里船"就是东吴与成都相隔十分遥远,从东吴行船到成都经过了千万里路.
4,整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
三,根据诗的意境,想象作画,巩固理解
过渡:的确,这短短的一首绝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要是能用彩笔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请你边读诗边画画,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
1,学生作画.
2,指名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创作.(展示学生的画,请他对照着画面说出对诗的理解)
3,其他同学的画课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来.
4,看图背诵古诗.
(配乐)过渡:正如这位同学所画的那样,诗人从草堂向外远眺,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诗人把这动,静,远,近的景物描绘的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一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师生共同配乐背诵《绝句》.
四,了解作者及写诗的背景
1,关于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发问:作者是谁 为什么以"绝句"为题 等等.
3,教师讲解.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对唐诗的研究,不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通过课外的阅读,丰富知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一起来继承这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