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案

一、预设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认读7个生字。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
   1、cai课件
   2、彩色笔,白纸。
  五、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个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看不见,摸不找,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板书:风)
    你知道有什么样的风?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生:我知道微风。(表演)生:我知道狂风。(表演)生:......
   2)师: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有3个小朋友也很能干,看他们会干什么啊?(板书:画风)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呀?生:他们是谁呀?怎么能把风画下来呀?生:......
   3)师:是啊,他们怎么把风画出来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要求:读通课文,初知大意,再读读生字。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3)师:你知道了是哪三个小朋友那么能干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个招呼。
    通过读名字认识:宋、涛、陈、丹、赵、艺。
  3、读文感悟相互交流
   1)师:他们是怎么画的呢?请小朋友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互相说说。
    生互相交流。
    (1)课件随机出示: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2)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