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读13个生字,正确书写左右结构易混字“使”“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1、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2、渗透“批注”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邮票  小刀    废纸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朗读生字词:
师:小火车开起来,看看谁在昨天的预习中把生字变成了自己的朋友(ppt课件):
生:生字:齿、便、枚、撕、究、敦、刀、裁、研、伦、政、仍、酒
词语:举动求助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伦敦齿孔  邮票小刀
      裁开撕开阿切尔
2、理解词语:
师:我们做个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看哪位小朋友了解自己的朋友。看老师这里。(老师做裁纸、撕纸的动作让学生区分——“裁”与“撕”的意思)
听: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英国的首都,被人们称为“雾都”(伦敦)
评价: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的识字本领让老师佩服,我也想见识见识你们的写字本领。
3、指导写字:
出示:“使”“便”
师:要想记住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办法?
    要想写好这两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愿意指导老师写好它们?(范写)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写好的同学把书扣上坐好。(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生评价:他的这两个字写得好在哪里?还应该注意什么?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写得棒,老师奖励你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二、阅读理解课文:
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上面是当时女皇的头像,这是现在的邮票,仔细观察这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齿孔)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观察得非常正确,非常仔细,书上就是这样说的,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ppt):从划线的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没有齿孔的邮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是啊!邮票齿孔从无到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ppt)到底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书中的两个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默读学习,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
生1:我认为带齿孔的邮票是那位先生发明的
生2:我认为带齿孔的邮票是阿切尔发明的。
生1:我喜欢那位先生。因为他有礼貌。
师:请你展示一下那位先生的风采。(朗读)
生2:我喜欢阿切尔。
1) ……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
师:同桌合作,一个读书,一个做动作,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并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同桌合作)
台上同桌表演,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翻”与“摸”的不同体会——没有齿孔的邮票使用不方便。更重要的体会到阿切尔观察仔细)
师:如果是我,就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这样几个字“留心观察”(ppt)
师:谁愿意在读一读,让我们感受阿切尔的细心。(指导朗读)
师:你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阿切尔是个留心观察的人?
2)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
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抓住“取”“刺”“很容易”“整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阿切尔的细心观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