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 凰 恩 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⑴ 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
抽生读,全班读。
⑵ 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
抽生认,全班读。
⑶ 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⑷ 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
生做一做,再读。
⑸ 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
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