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的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得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2、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练习说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理解回声的科学原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回声。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学生准备: 收集查阅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31课的生字,还会认吗?(重点识记“游”和“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小诗,也是一个谜语,读一读,看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来。
她躲在峡谷里
       她站在山崖上
        你不理她
        她不理你
    你喊她,她喊你
        你骂她,她骂你
        千万不要和她吵嘴
        最后一声总是她
      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回声?
   回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请打开书翻到148页,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里的回声是谁在哪里发现的?
(三)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1、请看图:美不美?师述图意,生指图。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这里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禁不住呱呱地唱起歌来。唱着唱着,它发现了什么?(自读第二段,思考。)
3、指名回答。
4、指名分角色读2段。
5 、小青蛙觉得怎么样?请把“奇怪极了”打上点。谁来学着小青蛙奇怪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6、小结,师生合作读1——3段,读出美感和趣味。
课文1、2、3自然段写小青蛙在美丽的桥洞底下发现了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觉得很奇怪,就去问妈妈。青蛙妈妈是怎样让小青蛙弄明白的?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和朗读,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小青蛙的天真可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