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教学方法:情景陶冶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信息 :1、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个什么字?(板书:声)谁能说说平时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可能说出:同学们的朗朗的读书声、大自然的各种动物的甜美的叫声、电视的声音等等,)怎样?太多了太多了说也说不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声音有关的课文:板书:31回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课前我让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不知大家预习的怎样?(很好)下面姜老师就来检查一下,来!把课文拿起来,先集体读一遍,听听怎样,注意两点要求:(1)把字读正确,(2)把句子读通顺。?(生齐读课文。)
2、大家读的怎样呢?老师不好评判,不过姜老师要邀请一位小老师,咱们来听听她是怎样读这篇课文,好吗?(出示课件:播放课文录音)从大家的表情中,姜老师猜出大家心里一定很羡慕、崇拜吧!不过姜老师告诉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读的会和这位小老师读的一样好。
  3、好!把课本合起来,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认字:
  出示:图片(一只青蛙)青蛙怎样叫?(呱、呱、呱)出示生字:呱(齐读、指读)练习说话:青蛙叫声:“呱呱呱”。
  图片: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出示:一圈圈波纹。小河的周围是美丽的景色。出示:周围重点强调:圈、围、纹、(交流识字的方法)
  图片:水波碰到石壁被返回来。出示:碰、返  (让学生练习组词。)
  4、齐读所有的词语。(巩固)
三、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1、课文中的困难我们克服了,同学们真是非常的了不起,现在就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加的流利、有感情,谁愿意起来读一读?(这位同学在读的同时,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一想屏幕中的问题该怎样回答。)课件出示问题。
2、指名读课文。(对于学生的朗读老师进行评价。)
3、谁能回答一下屏幕中的问题?(学生发言)
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于是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这是回声。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板书:桥洞、青蛙、奇怪的声音
4、精读:
  第一部分:学习第1-3自然段。
1、小青蛙听到的那个奇怪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第1、2自然段。(齐读)
先来看第1自然段: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是个什么样的景色呢?请大家看图(出示图片)
  你觉得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还像什么?
练习说话: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好像。
2、对呀!这么美的景色让小青蛙看的入了神,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声:呱呱呱,多好看哪!谁能读一读这一句话?(屏幕出示:呱呱呱,多好看那!)——指导学生读出高兴、赞美的语气。屏幕出示第2自然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回声现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