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是会变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成的,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形成的因果关系。
2.了解水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及探究自然现象形成的因果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以学定教”、“自读自悟”、“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现代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各种形态的玻璃器皿和一盆清水。
 2.学生搜集有关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写部分生字。(略)
第二课时:自读、交流、探究,朗读并试背课文。(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范读引入,整体感知课文(约3分钟)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生读课题:30.我是什么)是啊,“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44页,请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根据生答板书:        水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有利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全文的初步理解。]
    二、以学定教(约6分钟)
    同学们,老师在课前布置预习的时候,要求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学习这篇课文,自己最希望知道什么?请拿出你们的预习题单,把你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提出来,看看谁提的问题最能帮助我们学习课文内容。在这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当别人提问题时,我们要……(生:仔细听),当自己要提的问题被别人先提出来了,我们就……(生:不要再提了)。好,同学们大胆地问吧!
    (生:提出各种问题)随机选择一些对学生学文悟理有帮助的问题简要板书于黑板右边。估计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1)水是怎样变化的,变成了些什么东西?(板书:怎样变?变什么?)
    (2)水有什么特点?                    (板书:特点?)
    (3)“温和”和“暴躁”是什么意思?    (板书:“温和”“暴躁”?)
(4)水帮助人们做了哪些工作,带来了哪些灾害?(板书:工作、灾害?)
(5)人们用什么办法管住水?(板书:办法?)
        ……
    [设计意图:保护学生爱提问题的探索精神,训练学生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拟掀起第一个高潮。]
    三、探究悟理(约26分钟)
      1.自读自悟,了解“水”的变化(约10分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