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 题:山行
二、教材简介: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作品。写的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能于一般文人为之伤感叹息的萧瑟秋景中,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枫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颇有一种独得之乐。这是一首秋的赞歌,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三、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的意思。
3、通过学法引导,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验诗人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法引导,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的意境美,体验诗人抒发的情感。
五、设计理念:
1、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球心。着力培育学生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以教材提供的古诗为球面。以《山行》为载体,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安排同是写秋的《渔家傲》进行比较阅读,丰富学生的视野。
3、以语言训练为球体。通过对“远上、寒山、坐、红于”等词意和四句诗意的体会,让学生掌握理解古诗词中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技能,并丰富母语积累。
4、以掌握学习古诗方法为经线。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自我探究,自我赏析,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以加强学生诵读训练为纬线。通过五遍阅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达到背诵的程度。在诵读中理解意思,在诵读中想象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六、设计思路:“五步五读”,即整节课按导入新课、复习学法、学习古诗、课堂小结、课后练习五个步骤进行,其中在学习古诗中进行五遍阅读,即试读古诗,了解诗人;自读古诗,读通诗句;熟读古诗,理解意思;诵读古诗,体会情感;研读古诗,欣赏借鉴。
七、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板书课题:山行
第二步:复习学法 以前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在学生答后,教师出示学法指导小黑板
五遍读诗法:
①试读古诗,了解诗人;
②自读古诗,读通诗句;
③熟读古诗,理解意思;
④诵读古诗,体会情感;
⑤研读古诗,欣赏借鉴。
第三步:学习古诗
㈠试读古诗,了解诗人;
1、学生尝试阅读,思考:
①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说说读后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初步印象。
②你知道杜牧这个人吗?
2、师生交流。
①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②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