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意。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的常识性文章。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了问题: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妈妈是靠微风吹拂传播种子、苍耳是靠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豌豆是靠阳光照射,种子从豆荚中蹦跳出来传播种子的,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自然、有趣。
  课文篇幅较长,根据诗的内容文中有相应的插图,形象的描绘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法建议:
  1.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分别去理解,去体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3.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这句话要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如果学生读书时有困难,教师可以亲自做好示范工作,也可以与班中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密切配合,使学生们感受到朗读艺术的感染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揭示学习内容。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仔 察 粗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