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好词,引出第一自然段
1、复习好词,学会运用
(1)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出示图片)瞧,秋天来了,森林里---(生看图说词:层林尽染)
果园里---(生看图说词:瓜果飘香)
稻田里---(生看图说词:五谷丰登)
草原上---(生看图说词:天高云淡)
(3)总结:好一派美丽的景象!
2、四海为家
(1)师:很多植物的种子,在这个时候也长大成熟了,种子们多么想看看外面这精彩的世界,痛痛快快地旅行一番啊!
(2)提问:这颗种子,你想去哪里?(因为---)
回答:我想去----,因为-----。
(除了这些地方,你还想去哪里呢?-如学生说话只局限在以上四副图,需要拓展说)
(3)总结: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到祖国得各个地方去,这里有一个词,那就是--(四海为家)--板书:四海为家。
(4)谁能读读这句话,把字音读准了。(“得”字音读准了--背挺起来了--更自豪了--一起来)
3、揭示题目
(1)可是,种子种子,我看到你却皱起了眉头,你在苦恼什么呢?(自由说)
(2)(出示第二句)哦!明白了,谁愿意读?--是啊!红色的问号,大大的问号,谁能读好它?
(3)别急别急,植物妈妈来了,她有办法。(板书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谁来读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认识文体
赶快打开课本,进入今天的课文,大家看看今天的课文,似乎和前面的2篇课文有些不同,你发现了吗?--(指出:这是一首诗歌,诗歌的标志就是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对齐的,段与段之间空一大行。)
----评:诗歌与课文的不同,除了形式上的二点特点外,还应该注意到语言上的特点:朗朗上口
2、快来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课文读通顺了。(大声自由读,以站立的方式检测学生朗读的遍数。)--检查朗读遍数,示意坐下。
3、数一数,这首诗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手指表示。
4、逐段朗读,检测生字词。
(1)第一段,读--找多音字,自由组词(得、行、为)
(2)第二、三、四、五段,读,出示词语读(当小老师读)
(3)读出示的所有词语。(自由读--开小火车读)
5、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诗中一共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自由读--反馈--板书)
6、每一位植物妈妈都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位植物妈妈,好好读一读,研究研究她们的好办法。(生自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