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整百数教案

认识整百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千以内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能用学具(小方块、计数器等)表示千以内的数;能识别每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培养估计意识和能力。
3、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的事物的多少。
难点:理解千以内数的含义,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例题图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数数比赛,比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先数出图形个数的小朋友不用举手,可以直接抢答。
逐步出示下列图片:
 、    、  、  、   、
对于最后一幅图,教师可追问:“怎么数得这么快?”
得出:可以一个十一个十地数,3个十就是30。
【比赛的情境既复习了旧知,又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直接切入教学重点。】
二、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
1、继续进行数数比赛,不过此时要求不再进行抢答,而是用对老师微笑一下的方式表示自己已经有答案了。
2、师出示下面的图让学生数:
 
 (如果很快数完的学生较多,可先让他们与同桌小朋友轻声交流一下自己的数法,如果学生间数数的快慢差异较大,可耐心地等数得慢的学生数完。)
【实践表明,一些思维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急于表达,往往会干扰、“代替”其他同学的思维,上述设计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让所有学生都经历数数的过程,也满足了那些直觉思维强的学生急于表达自己思维的需要,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组织反馈交流,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
可能出现的数法有:①一个一个地数,有100个;②两个两个地数;③五个五个地数;④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有横着数、竖着数两种数法)……
4、师小结:是的,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板书)
5、师: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已经知道,“一板”里面有100个小方块,那你能数出这里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逐步出示2板、3板、5板、8板小方块让学生数出分别是多少。)
6、师出示“10板”小方块,请学生说说一共是多少。
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明确九百加一百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
7、出示
师:“如果把10板小方块紧紧地合在一起,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大正方体,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吗?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直观形象的“大正方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一千”的意义,正确建立“一千”的表象。】
8、师:刚刚我们看着图一百一百地数出了一千,你能不看图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吗?(先让学生与同桌互相数一数,再组织全班学生一齐数一数)
9、及时巩固
(1)看图很快说出是几百
 、     、 、
 (2)“放电影”游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