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糖果”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2、过程与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分糖果和分100根小棒的活动,体验平均分策略的优化,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初步的推理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使学生获得一些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分糖果”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分一分”中的一个主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目的平均分以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课时安排了“分糖果”和“分小棒”两个数学活动。“分糖果”主要是复习平均分的策略,为“分小棒”作好铺垫,而“分小棒”主要是通过大数目的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同时为学生学习除法作好准备。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我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本课时的数学活动在活动方式上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同时又注意把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其次,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本课时在设计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反思改进”,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构建数学知识。此外,还注重评价方式的转变。在设计中,安排了小组中个人互评及小组间的互评,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镇级中心校,同时也是晋江市课改实验基地校之一。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先进,如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等许多专用教室。同时我校施行了小班化教育(在课改实验年级,每班不超过40人),为课改实验的推进,特别是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通过一年来的课改实验,我校实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有序、有效,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大胆提出问题,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还比较淡薄。在学习本课时的内容之前,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这些主要是小数目(20以内)的分,而对大数目的分这是第一次接触。 四、教学设计活动一(分糖果)教师谈话:如果有客人到同学们家中做客,你们准备怎样招待客人?这天,淘气和班上的4位小朋友到智慧老人家做客,智慧老人拿了20块糖果招待他们,你能帮智慧老人分一分: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吗?说说你想怎么分?我们可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用5个小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分的时候请注意:(1)、自己先分一分;(2)、再把分的过程记在下表中; 12345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人分 块糖。(3)、最后看一看:每人分到 块糖。1、生分。2、小组交流:每位同学是怎么分的?3、全班汇报。教师谈话:可是淘气不喜欢吃糖,那其他的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块糖?活动二(分小棒)教师谈话:大家每人手上都有20根小棒,如果老师要你们每小组拿出100根小棒,你们有办法吗?如果要把这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中的小朋友,你们准备怎么分?又如何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小组互评分的方法。小组分小棒时,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