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