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像我家

2023-09-02

幼儿园像我家 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中,从家庭到幼儿园是一次较大的环境变迁。幼儿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缺乏安全感。同时,幼儿从“小太阳”变为群体中的一员,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他们改变以往的某些习惯做法,学会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本次系列活动旨在为幼儿及时提供帮助,使他们尽快熟悉并喜爱幼儿园的环境和集体生活,带给幼儿有益的尝试和生活经验,从而积极主动适应生活环境,实现顺利过渡。

  活动一:参观幼儿园

  活动目标

  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认识教室的不同区域。

  活动准备

  场地安全检查

  过程建议

  1.教师带领孩子分别参观活动室、盥洗室、寝室及玩具区、饮水区。爸爸、妈妈可陪同参观,了解其用途及与幼儿的关系。

  2.观看园内环境及了解班级的位置。

  3.大家分享见闻并自由活动。

  活动二:我的东西我认识

  活动目标

  认识自己的标记。知道在幼儿园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活动准备

  每个孩子的个人生活物品有不同的标记。

  过程建议

  1.带幼儿来到饮水区,认识自己的茶杯,了解其作用。

  2.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贴在茶杯上。

  3.说一说自己茶杯的标记是什么样的?是否喜欢?

  4.认标记拿自己的茶杯喝水。

  5.告诉孩子口渴时可自行取杯喝水。

  活动三: 有趣的饲养角

  活动目标

  知道幼儿园里有可爱的小动物,愿意亲近它们。

  活动准备

  饲养角里饲养小兔、鸽子等小动物,并准备动物的食物。

  过程建议

  1. 幼儿来到饲养角,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的家。

  2.摸一摸小兔、鸽子等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感觉。

  3.给小动物自由喂食。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规则,如午休时不吵闹。

  2.要求家长带幼儿参观几所幼儿园,丰富幼儿的经验。

幼儿园像我家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内容,尝试跟着歌曲旋律打节奏,并跟唱歌曲。

  2、进一步产生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会打语言节奏。

  2、歌曲录音磁带

  重点:在学念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难点:拍手打旋律节奏。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摇篮曲

  注意身体姿态。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第一次欣赏旋律。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完后告诉我你想跟着音乐做什么?

  2、拍手打节拍节奏。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拍拍手好吗?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小手都会跟着音乐的快慢一起做游戏,每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的不变的有规律的快或是慢,这就是音乐的节拍。

  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想不想知道歌曲里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在说什么?”(在说老师和小朋友的事情)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幼儿园像什么?幼儿园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师叫我什么?

  ——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吗?

  ——老师哪些地方像妈妈?(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

  (教师用歌词小结)

  3、  跟着伴奏,教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纠正翘舌音:“师”、“说”)

  四、完整跟唱歌曲

  幼儿轻声跟老师唱歌

  ——“你们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啊?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唱唱看?”

  结束语:“小朋友唱得真棒,连老师都感动了,老师叫你们好娃娃,你们说老师是好妈妈,

  下次邀请小朋友到我们的音乐厅表演这首歌曲好吗?”

  幼儿园像我家,像呀像我家。

  老师爱我我爱她,我爱她。

  老师叫我好娃娃,叫我好娃娃。

  我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像妈妈。

幼儿园像我家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儿歌,读准字音“幼儿园”、“老师”、“她”。

  2.感受老师的爱,喜欢上幼儿园。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木偶宝宝和老师,场景布置。

  2.幼儿用书第8页。

  指导要点

  1、活动的重难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指导要点: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过模仿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活动过程

  1.观看木偶表演,初步感知儿歌内容。教师出示木偶宝宝和老师,借助木偶和简易声场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提问: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吗?

  提问:宝宝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儿歌。

  提问:老师朗读儿歌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有感情、有节奏的)

  教师小结:我们朗读儿歌的时候要用好听的声音把儿歌读出来。

  (2)幼儿跟读儿歌。

  3、儿歌表演,再次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个别朗读

  (2)分组朗读

  (3)集体朗读

  附:儿歌《幼儿园像我家》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

  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

  活动反思

  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刚进园,我会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要用妈妈的语气告诉他们,大家已经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要认真的学习本领,做一个合格的小班幼儿。

  如果条件允许多发一些发响声的玩具各一些机动玩具,像在家一样自由取放,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像我家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儿歌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欢乐,和教师的爱抚,通过情景游戏消除幼儿紧张、胆怯和焦虑的情绪。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2、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就不要对爸爸妈妈恋恋不舍,要做一个独立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消除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也是家。

  活动准备

  色彩鲜艳的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1、布置环境,在活动室里布置几个布娃娃,减少桌椅,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使幼儿园环境接近家庭。

  2、大带小,来园时,让大中班的哥哥姐姐们在门口欢迎,介绍姓名互相对话,共同游戏使新来的小班小朋友感到有伙伴,增加安全感。

  3、教师尽可能做到在学唱儿歌的同时,搂抱每个孩子,与孩子说几句亲切的话,与他们共同游戏。

  4、多安排自由活动,少坐在座位上。

  5、对话,今天你认识了谁?来幼儿园是高兴的。

  教学反思

  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刚进园,我会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要用妈妈的语气告诉他们,大家已经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要认真的学习本领,做一个合格的小班幼儿。

  如果条件允许多发一些发响声的玩具各一些机动玩具,像在家一样自由取放,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像我家 篇5

  设计意图

  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提升幼儿情感体验,选材贴近生活。运用歌表演引入幼儿进入学习活动,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选择熟悉的幼儿园活动照片自主讲述,通过个体表达、交流互动回忆在幼儿园生活;同时借助课件直观感受在园丰富生活,进一步给予孩子表达想法、分享快乐的机会;结尾部分通过协作搭建幼儿园培养幼儿动手、协作、表达能力,通过唱、演、说、做活动激发了对幼儿园的爱。在活动后,可以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幼儿园,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讲述幼儿园生活,学习用完整语言进行表达。

  2.借助实践活动,提升观察、思维及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3.通过唱、看、说、玩活动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用完整语言讲述所思所想。

  难点:通过活动对幼儿园产生“家”的感觉,进一步激发“爱集体”的观念。

  活动准备

  1.音乐《我爱我家》。

  2.游戏、学习、进餐、午睡等内容图片若干,托盘若干。

  3.课件:幼儿一日常规生活内容。

  4.搭建幼儿园的材料:房子、树、花草、彩色积木、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我爱我家》,引出学习主题。

  1.提问:你们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爱自己的幼儿园吗?

  2.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有很多朋友过得很快乐、很开心!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家!

  二、看一看,说一说,分享幼儿园快乐生活。

  (一)自由看图说话。

  1.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盒子里装

  满了图片,请小朋友们找一张你最喜欢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在图片上有什么? 他们都在做什么?

  2.教师参与讲述,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说说图片内容。

  (二)接龙游戏,所有幼儿一一讲述。

  (三)幼儿互换图片,鼓励同伴间大胆讲述。

  1.师: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图片上面的内容,现在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交换图片,说一说图片上面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2.同伴间相互交换照片,彼此讲述幼儿园生活活动。

  三、欣赏课件《幼儿园生活》,展示幼儿园生活场景。

  1.师:每个小朋友都讲了图片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里面的内容和你们看到的一样吗?

  2.幼儿集体欣赏课件。

  3.小结: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会跟着老师一起参加游戏、学习、进餐、午睡, 你们很快乐,老师也很开心,我们就像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幸福地生活,都爱着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四、摆一摆,玩一玩,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

  1.提问:谁能告诉我,我们的幼儿园里有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

  3.师:幼儿园里有很多东西,就像小朋友的“大家”一样,我们现在一起把漂亮的幼儿园搭建出来吧。

  4.要求:玩具轻拿轻放,不要推挤,注意安全,音乐停到我的面前来。

  5.幼儿自由取放半成品玩具进行自由拼搭。

  6.教师参与游戏中,观察指导幼儿操作。五、师生、生生评价。

  1.提问:刚刚你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玩了什么?玩得怎么样?你的同伴都是这么玩的?

  2.幼儿自由讲述。

  活动总结

  本课例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提升幼儿情感体验,选材贴近生活。运用音乐导入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感受幼儿园就像自己家一样温暖,让幼儿知道幼儿园就像家一样温暖,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通过观察、讨论进行看图讲述,运用个人讲述、接龙讲述、交换讲述的策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有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引导幼儿用已有生活经验用完整语言讲述所思所想,突出本节活动重点。为了让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充分给幼儿提供了能引起他们关注、感兴趣的讲述材料。在活动前收集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来自幼儿园生活的情景,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带着老师的问题非常认真地去观察照片,幼儿能自由地去看看、说说,从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搭建环节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去搭建幼儿园,比如:幼儿园有教学楼、厨房、草地、滑滑梯等,通过个人搭建、合作搭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我对于幼儿回答后的评价太单一,没有体现出给幼儿的充分鼓励。在搭建后,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层层递进的进行评价活动,更好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搭建过程,评价有点总结不足。

幼儿园像我家 篇6

  社会活动名称:幼儿园像我家邹老师活动

  准备幼儿用书,图片活动

  目标引导幼儿喜欢幼儿园,适应幼儿园 

  活

  动

  过

  程1、          向幼儿介绍主要人物宝宝,告诉幼儿宝宝回来小朋友一样也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2、          结合幼儿用书进行提问

  3、          教师小结

幼儿园像我家 篇7

  活动内容

  语言《幼儿园像我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儿歌欢快的韵律,喜欢念儿歌。

  2、爱上幼儿园,感受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电视机、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设计

  课题渗透体现

  一、开始部分

  设置悬念,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乐乐小朋友却说他有两个家,请你猜一猜他还有个家在什么地方?”

  二、基本部分,用昆山话来念一念儿歌

  教师操作木偶,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师:“早晨乐乐是怎样离开家的?他高兴吗?”(亲亲爸爸妈妈,然后高高兴兴的就离开家了)

  师:“那你们早上是怎么离开家的呀?”

  师:“到了幼儿园后,乐乐做了些什么事?他高兴吗?”(做游戏,听故事了。乐乐很高兴。)

  师:“你们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呢?”(吃饭、画画)

  3、教师小结。

  师:“恩,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和乐乐一样能干,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我们利用普通话与昆山话来念一念儿歌,很好地提高了幼儿对学说昆山话的兴趣。

  活动反思

  有一天孩子不经意间告诉我:老师,我觉得你像我的妈妈一样。所有我临时改变主意用这个故事作为了活动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快投入到了儿歌中来。在念儿歌的环节我也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跟着长劲鹿一起来念儿歌,孩子们的小眼睛一直盯着长劲鹿小嘴巴也主动的动了起来,几遍以后很多小朋友就能独立的念儿歌了。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幼儿园像我家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儿歌,能理解儿歌的内容,有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2、 初步知道比喻句的用法。

  3、学会朗诵儿歌并指导儿歌的名字。

  教学重点:

  幼儿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准备:

  1、 准备儿歌《幼儿园是我家》的教学课件。

  2、 与儿歌内容相符的图片。

  3、准备好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我们的幼儿园有个好听的名字,它是?(二七大学路幼儿园)

  2、你们在幼儿园开心吗?为什么感到很开心?

  3、我们的幼儿园就像我们所熟悉的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种 感觉?

  二、教授儿歌,激发幼儿爱幼儿园的情感

  1、(出示图片)提问:图片里画了些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张图?为什么?

  2、 老师把小朋友刚才说的话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听!

  A、 教师范读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儿歌里听到哪些好听的歌词?

  B、 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

  3、 幼儿集体学习儿歌

  A、 整体跟读 要求幼儿读准字音

  B、 分组朗诵 引导幼儿说准语气词:哈,瞧,嘿

  C、 个别表演 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台表演

  4、重点讲述:“绿色的操场像花园”

  提问:为什么说绿色的操场像花园?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1、 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育方案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探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

  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2、 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善于创新,随时完善自己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幼儿亲身参与其中的现实生活出发,挖掘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地加以引导。

  角色游戏和动作组合游戏都是幼儿爱玩的游戏,将其融合在儿歌朗诵中,是儿歌和游戏成为一个结合点,给幼儿一个新的刺激,从而激起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3、 融入生活,增强练习的密度

  幼儿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具有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因此我们因该多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幼儿多朗诵。增强练习的密度。

  例如:在课后,饭前空余时间也都可以玩此类的游戏,既方便也实惠。

幼儿园像我家 篇9

  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念儿歌,学说翘舌音(师、说)。

  2、喜欢上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同伴。

  准备:儿歌录音磁带。

  过程:1、谈话活动:

  ——“你喜欢幼儿园吗?你喜欢老师、小朋友吗?”

  2、欣赏儿歌:

  教师示范念儿歌:

  ——“你听到儿歌里在说什么”

  再次欣赏儿歌:

  ——“幼儿园像什么?幼儿园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师叫我什么?(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能和老师有礼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说他们是好娃娃。)

  “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

  教师完整念儿歌,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

  幼儿学念儿歌:

  纠正翘舌音:“师、说”。

幼儿园像我家 篇10

  活动目标

  1、观察身边物品的基本特点并且了解它的形状。

  2、尝试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家中用品和家具的形状。

  3、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家中家具的基本特点。

  活动准备

  1、PPT

  2、铅画纸、勾线笔、范例

  3、幼儿有观察家中家具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1、 经验分享

  T:你们家的房间里面有一些什么东西?

  师小结:你们房间里的东西真丰富啊,有电视机、有柜子、有电脑、有床、有桌子……

  T: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结:哦,你们觉得电视机、床、电脑等是长方形的 ,桌子有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

  二、观看PPT

  T:前面我们一起分享了家里家具的形状,现在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像所说的这样的。

  T:房间里的橱和电视机像哪些图形?洗衣机可以用哪些图形拼在一起?

  三、画画我们的家

  T:先看看老师的这张图,上面有些什么家具啊?(幼儿自由回答)

  T:这个是卧室,就是晚上睡觉的房间,有张床,床两边放着两盏台灯,床旁边有一个柜子,床的斜对面有一台电脑,电脑前面放着一个椅子。

  T:再来看看这张图上有那些家具?

  T:这个是客厅,有张圆桌,四个圆凳子、三个沙发,沙发前面有一个茶几,旁边有一个台灯,斜对面放着一个电视机。

  T:看过了别人的家,我们来画画我们的家吧,画的时候要想一想哦,画的是什么,它由什么图形拼在一起?宝宝们现在可以画你们的家了,设计的漂亮一点哦 !

  四、分享交流

  把幼儿完成的作品贴到墙面让其他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幼儿园像我家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读儿歌,读准字音“幼儿园”“老师”“她”。

  2、感受老师的爱,喜欢上幼儿园。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喜洋洋头饰、场景布置。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师:今天有个你们最喜欢的小朋友要来到我们小二班做游戏。

  (出示喜羊羊)

  2、观看教师表演,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出示喜羊羊头饰,边念儿歌边表演。

  提问:

  (1)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吗?

  (2)宝宝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3、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儿歌。

  提问:老师朗读儿歌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

  (有感情、有节奏的)

  教师小结:我们朗读儿歌的时候要用好听的声音把儿歌读出来。

  (2)幼儿跟读儿歌。

  读准“幼儿园”“老师”“她”。

  (3)逐句分析儿歌,与幼儿互动。

  师:老师叫我什么?

  (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能和老师有礼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说他们是好娃娃。)

  师:“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

  (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

  师:老师爱你的,那么你爱老师吗?爱老师的小朋友老师可真喜欢,赶快来与老师来拥抱一下吧!

  4、儿歌表演,再次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朗读相结合。

  师:这么好听的儿歌加上好看的动作那就更加不错了!

  5、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幼儿园像我家》,每个小朋友都有两个家了呢!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这个家吗?回家之后我们把这个好听的儿歌分享给爸爸妈妈听吧!

  附:儿歌《幼儿园像我家》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

  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