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阅读活动:小熊的帽子

 设计思路:

  小熊找帽子的故事看似简单,但设计了有趣的情节发展,隐含着的三个巧合串联了整个故事:一巧是青蛙正好要给母鸡送蘑菇,二巧是松鼠也要给母鸡送伞,三巧是帽子正好飞到了母鸡那里成了小鸡的家。这么多的巧事让小熊在朋友的陪伴下顺利找到帽子,也在朋友的影响下把帽子送给了小鸡。虽然没有了心爱的帽子,可他还是那么快乐,因为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快乐的。故事能够带给孩子的也就是和同伴在一起的一种快乐吧。

  活动目标:

  1、 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和他的朋友一起找帽子的相关画面,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2、 愿意简单说说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1、 小图书人手一本(图书的右下角都贴有小手标志)

  2、 大图书一本,故事录音(故事讲述中有翻页的提示),红色礼帽一顶,字卡“小熊的帽子”及小熊图片(故事中的小熊形象)

  活动过程:

  一、 引疑激趣

  引入: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出示被遮住的红色礼帽)

  戴着这顶帽子漂亮吗?感觉怎么样?哇,这顶帽子漂亮、暖和、舒适,我真喜欢,你们喜欢吗?(出示帽子图片)

  这顶漂亮的帽子是谁的呢?(出示小熊图片及字卡“小熊的帽子”)这是“小熊的帽子”。

  小结:小熊也非常喜欢这顶帽子。一天,小熊戴着心爱的帽子出门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熊图片和字卡的出示,很自然地引出故事的名称,也自然地进入故事情境中。)

  二、大图书分享(1-4幅)

  1、第1幅

  提问: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帽子被什么吹走了?风吹过来怎么样的呀?

  一阵狂风吹走了帽子,小熊看到自己的帽子被吹走了怎么样呀?

  小结:小熊好着急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小熊想我一定要把帽子找回来。

  (设计意图:这一幅画面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且里面有一些符号和元素可以让幼儿观察,比如:从帽子飞离了小熊,幼儿知道帽子被吹走了,从东倒西歪的树枝幼儿能看出风很大,从小熊的表情和动作能感受他的着急。)

  2、第2-4幅

  提问:走呀走,瞧,前面来了谁呀?

  小青蛙想:哎,风这么大,小熊去干什么呀?让我去问问他。我们一起来问问他吧?(风这么大,你上哪儿去呀?)

  (设计意图:从画面上是无法观察到小青蛙会对小熊说什么,所以直接问“小青蛙会对小熊说什么”,那么幼儿的回答可能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有了青蛙的想,幼儿可以顺势猜测,就有了想象的支点,就是给幼儿搭设了想象的支架。)

  快告诉小青蛙,小熊去干什么呀?来听听小熊说的吧。(画外音:我去找帽子,你帮我一起找好吗?)

  小青蛙一听,高兴地说“好呀好呀,母鸡孵小鸡,我正想送蘑菇去呢。”他很乐意帮助小熊去找,正巧呢,母鸡在干什么?小青蛙正想送什么给母鸡去呢?

  (设计意图:小青蛙的话有两个点,一是他同意陪小熊找帽子,二是他也正好要去做另外一件事:给母鸡送蘑菇去,因为母鸡在孵小鸡,这正是故事中的第一个巧合,也是一个难点,所以通过老师讲讲问问的方式化解这句话的理解难度。)

  小结:于是小熊和小青蛙一起边走边找。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到小图书里去看看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