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2022-03-10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动物(小马、小鸡)出生的情景录象。
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
4.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配解说词)
5.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揭示活动的主题。
1、看录象:老马生小马、鸡蛋里孵出小鸡。
2、学生交流:小鸡、小马从哪里来?
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出示课题]
学生自由说。 [出示父母的结婚照、妈妈怀孕的照片]
(爸爸妈妈结了婚就成为夫妻,妈妈怀孕了,就有了你们。)
[点评:儿童很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通过观看小鸡、小马不同的出生时的录象,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我们(人)从哪里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 图文结合,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1、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看图听录音介绍。
3、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② 胎盘、脐带图。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点评:“生命的产生”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各年龄层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也有不同的性探索取向。这部分的教学,采用听简洁而富有情趣的录音介绍,看形象直观的分解彩图,主要是深入浅出地帮助七八岁的孩子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恰如其分地进行性启蒙教育。]
5、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些什么感觉?
(现场找一找有没有怀孕的妈妈,把她请上来为我们讲一讲。)
(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问宝宝妈妈。)
6、小游戏:学生把自己的书包绑在肚子前面,模仿妈妈怀孕的样子走一走,学着妈妈挺着大肚子干家务活。
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很累,走路、干活都不方便。
7、看录象:胎儿分娩情景。
体会:妈妈分娩的辛苦,看到新生儿的幸福。
(是啊,就像你们的诞生,也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点评:邀请怀孕的妈妈谈谈十月怀胎的感受,人人在游戏中进行体验,旨在通过互动式的参与,让孩子进一步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
三、 说说比比,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1、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提示:①你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出生地点]
②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属什么?[出生时间]
③平常听爸爸妈妈说的有关自己出生的其他情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