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教案

2021-06-24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第二课 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减少资源浪费。
3.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同学们,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
1.课前,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调查的资源类型计量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而定。
2.课上,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我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
3.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某种常用的消费品为例,思考资源消耗会对资源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以纸张为例,可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哪些废弃物?
4.教师参考“资料库”中的诗歌“离去”镇的故事,选择部分内容朗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思考:“离去”镇的废水只是简单地消失了吗?废水究竟会导致什么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到哪里去了?它们又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5.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和破坏资源环境。
 活动二:留住大自然的绿色
1.老师可准备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相关照片,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前面所学内容,让其产生要留住大自然绿色的强烈愿望。
2.组织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吗,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行为?
   (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
   (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介绍一下我国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三个项目:保护母亲河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保护母亲河基金。
4.把学生想出的措施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措施按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分类: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以及难以做到的,并给自己定一个计划。
 活动三:节水行动尽在你我他
1.课前,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测试题和生活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问一问他们身边的人大致发球下列中的哪一类型。
    (1)我用多少水就交多少水费,这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洗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价格相对贵一些的水龙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