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思品上册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教案

2020-02-08
课题:三、腾飞的中国1、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课时数:一课时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感情。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揭示课题。
二、学文明理。
读课文,思考:
1、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1979年前的深圳又是怎样的?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祖国、江苏、本地、家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经过了许多曲折和艰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练习。
完成课后“辨一辨”。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改革开放20多年来,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将来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敞开了宽广的胸怀

  提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少年朋友们一定很熟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确实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备感骄傲。那时,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张春出使西域、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明朝郑和下西洋等等,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交流,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迫,政治经济文化每况愈下……闭关锁国用血写出一部近百年外强宰割的屈辱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社会再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趋势。

  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特别是邓小平南巡以后,许多的跨国公司迅速进入了中国市场。

  什么是跨国公司呢?少年朋友也许会举起手中的可口可乐,或指指路边的麦当劳快餐店,少年朋友们的想法是对的。但在北京的对外窗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官员的口中,跨国公司已经量化成一些具体的数字,如xx年世界排名、年销售额、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数量……如:在全球500家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京合资成立了“万源通用汽车电控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美元。德国西门子、美国host等五家跨国公司获准在北京设立控股公司,这为其长期投资提供了方便。

  中国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但大家包括部分少年朋友都知道中国缺少的是用于发展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当跨国公司携带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和培训等一揽子生产要素叩动中国的大门时,中国持欢迎态度,允许跨国公司进人,并借助其手中的外资,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

  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敞开了宽广的胸怀,只要我们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本国国情出发,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一定能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