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你好》
学情分析
地处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学生对春天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鉴于这一地域特点,我布置孩子们完成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请孩子们课前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通过课前活动,孩子们和春天、大自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并获得了一些真实的感知与体验。
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结合这节课的活动特点,本课的重点是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难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遵循“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的这一课程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
设计思路
大自然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活动《春天,你好》是让学生能通过观察春天的天气、植物等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多姿多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活动:
第一课时:
(1)看一看,说一说
(2)找一找,说一说
(3)听一听,编一编
第二课时:
(1)看一看,猜一猜
(2)想一想,做一做
(3)读一读,演一演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行为与习惯:懂得赏春活动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识与技能:1.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2.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资料、空白展板一个。
2.学生准备:
(1)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附近公园里找春天,记录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应春天特征的图片或照片。
(3)搜集反应春天的歌曲或古诗。
(4)准备彩笔、纸和剪纸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3页内容,话题为“春天到了”。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p5页内容,话题为“谁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到了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件:春天的景色)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从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春天到了!我们伴着花儿的芳香,鸟儿的歌声,伸出小手跟春天打个招呼吧!春天,你好!(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