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10课衣食的来源教案

2018-12-06

第10课《衣食的来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了解农产品的内涵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农民付出的劳动,感知农产品的来之不易,从小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了解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知农产品的来之不易,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拍摄录象;录制声音;购买相关农产品;学生搜集各种食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做好资料积累;制作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点击生活
1、师: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课件出示图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你都吃些什么?
2、小结谈话,相机引出农产品的含义并板贴(板贴:农产品 种 养)
3、播放录音:小米粒的自述,了解生产过程。
4、师小结:同学们,稻谷从春耕到收获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米。这期间,融入了农民伯伯多少的血汗啊!
5、 检查预习情况:你还知道哪些这类的种出来的农产品?知道它们的生产过程吗?学生反馈
6、 小组合作学习,识别农作物的果实。
7、 全班汇报交流。

二、 动手动脑,联系生活
1、 师:老师这也有几种农产品(课件出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可别小看了这些农产品,它们还会72变呢!看(课件出示食品),这些琳琅满目的食品,都是由这四种农产品加工制作而成。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原料制作而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食品分类图。
2、 小组汇报交流,投影展示。
3、 小组合作研究自带食品的成分、配料。
4、 全班交流,进一步感知农产品与生活的关系,师相机点评、小结,引出(板贴)与生活不可分。

三、 在线观察,走进生活
1、 师:接着就让我们到农产品的大家庭——农贸市场逛一逛。(播放录象)
2、 师:在这个大家庭中,不光是地里种的,水里产的,还是圈里养的,都称为农产品。它们都来源于广阔的农村。所以说(板贴)食之源在农村。

四、 情感熏陶,学会生活
(一)做一做,体验辛苦
1、 师:食品来源于农村,来源于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我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你干过农活吗?
2、 师:看来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干过农活,现在农田里的稻子刚收割完,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割稻!谁愿意?(指名体验)
3、 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同步模仿。(师计时、巡视,提醒:腰弯角度,注意从稻秆根部割起)
4、 师创设情境,体验者进一步感受劳动的辛苦。
5、 坚持到最后学生的谈感受。
6、 师小结: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农活的辛苦,此时,我们不由地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齐背《悯农》。(出示图片) 
(二)想一想,反思行为
1、师:可是,我们的校园,却有这样的现象。(课件:学生浪费现象)
2、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受?
3、课堂小结,布置作品:
⑴ 搜集衣服的商标,研究它与农产品的关系。
⑵ 选择恰当的农产品,为学校食堂编写一份一周菜谱。 

板书设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