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备课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学科。根据小学生总高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国策、历史与文化教育、地理与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本册书共分四个单元:
第一个主题单元:小窗口 大世界
1、 在家可知天下事;2、一本好书知春秋;3、乘上信息直通车;4、共建绿色小窗口。
第二个主题单元:日行千里不是梦
1、 交通发达方便我;2、交通运输方式多;3、交通工具话今昔;4、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
第三个主题单元:我爱首都北京城
1、 这是北京城;2、京城四季歌;3、万众向往天安门;4、日新月异北京城。
第四个主题单元:家乡北京是古都
1、悠悠一古都;2、中华老字号;3、胡同遍京城;4、保护发展并肩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媒,全面正确地认识各种传媒,并能正确的选择利用各种媒体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2、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交通与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的关系以及交通运输的方式、特点、历程、变化、问题。
3、 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
4、 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发展与历史。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选择和利用网络,让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2、 知道交通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解它的发展。
3、 了解北京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
4、 了解北京的发展与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1、 正确的选择媒体,利用媒体,让网媒体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 交通工具的发展。
3、了解北京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
4、知道北京的发展与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度安排:
周 次 内 容 课 时
1 布置本学期内容及要求 1课时
1、2 主题一:在家可知天下事 2课时
2、3 主题二:一本好书知春秋 2课时
3、4 主题三:乘上信息直通车 2课时
4、5 主题四:共建绿色小窗口 2课时
5 单 元 检 测 1课时
6 主题一:交通发达方便我 2课时
7 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多 2课时
8 主题三:交通方式话今昔 2课时
9 主题四: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 2课时
10 期 中 考 试 1课时
11 五 一 放 假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