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适用于高一、二年级与初中七-九年级
一、课题的确立
xx年中共xx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xx年中共xx届六中全会又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我国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中共全党的普遍共识是,当前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课题,构建和谐学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拥有67个班级近4000名同学,有小学毕业带着美好憧憬的初中学生,也有带着中考过后的疲倦和对高中生活的迷惘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高中学生。学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校人多问题也不少,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如:有少数同学关系不和谐出现争吵打架事件,个别师生关系不和谐出现师生冲突,偶尔还有公物被破坏、花草被踩摘,水电浪费垃圾没有及时处理等等。科学分析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如何构建和谐学校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也不单单是教学工作者的问题。学生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我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思考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于是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设计构建和谐学校的课题。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科学素养,增强科技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收集记录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活动,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际技巧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学习,团结友好,共同进步。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热爱学习的情感。
课题总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准备
1.搜寻资料、讨论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计划。
2.设计调查表、活动记录表
3.照相机、录音机、电脑
四、活动小组的形成及小课题的确定
大的课题确立了,把班级同学按双向选择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成员展开讨论。有小组讨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学校,和谐学校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这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