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天女中心小学 张鑫娟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方式的历史发展与变化,感受现代交通的四通八达以及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
2、初步感知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带给人们的巨大福利和方便。
3、激发对现代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准备:
1、 发动学生了解和搜集古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方式。
2、 引领学生调查和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条件。
3、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追溯古代交通的艰难。
1、请问今天早上你们是怎样来学校上学的?
2、 导入:请同学试着猜想一下,在遥远的古代,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出行以及运输货物的?。
3、 师生交流。教师随出示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并讲述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
4、课件展示古代交通方式的缓慢发展,请学生说说看法。
5、 模拟场景,计算古人进京赶考的时长,感受出行的艰难。
有一秀才,经过乡试需要进京赶考,从萧山出发到北京,大约1500公里,你替秀才选择一种交通方式,(步行日行30公里,轿子日行50公里,马车日行60公里)算一算他需要提前几天出发才能按时参加考试。
7、 这么长时间路途奔波,还可以想象他可能要面对哪些问题?
6、 小结:从秀才赶考的中,我们可以感触到,古人出行的艰难。这样单一的交通方式给古人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太多的困难和不方便。
二、 回味祖父辈们的交通。
1、 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到我们爷爷奶奶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有了新的交通方式。说说你们各自调查的结果。
2、 交流,爷爷奶奶年轻的时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主要的交通工具,并挖掘印象深刻的出行经历!
3、图片展示七八十年代的交通条件,反映发展,由此设伏。
4、 教师小结过渡。比起古人,我们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交通已经方便多了,道路从以前泥泞的泥路变成了石子路,交通工具也变得方便、快捷。
三、 感受现代交通的便利。
1、 比起我们爷爷奶奶年轻时候,我们现在的交通又有什么不同呢?
2、 交流:
——道路、桥梁的四通八达。
——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
3、 合作活动:以小组的方式来在纸上写一写新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4、欣赏图片,感受现代交通的快捷与畅通。
5、 纵向讨论:这么优越的交通条件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呢?
6、 分类别介绍,交流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优势所在。
7、 瞭望角: 生活奔小康,道路在变化,迅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主要交通枢纽。如:浙江省政府就规划并建成了1000千米高等级公路,形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这是浙江交通历史的飞跃。和浙江一样,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缩短了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不人们的交往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