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说课稿模板

2023-08-18

《篮球运动》说课稿模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的上篮技术,行进间高手上篮是篮球运动最常用的技术,是中学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着重上篮步伐的练习,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学生,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动,活泼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运球上篮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的优良品质,以及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

  四、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就是使学生正确的掌握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本课的教法:

  A、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奥运会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B、讲解示范法——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

  C、讨论、归纳法——讨论是以如何掌握运球与上篮为中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

  2、学习方法:

  A、自主探究法

  B、分析归纳法

  C、思考评价法

  D、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课开始时,我先通过提问奥运会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让学生有展示的平台。同时在玩的过程体会动作,通过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

  2、基本部分:

  A、运球接力比赛:巩固和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为行进间高手上篮的教学服务。

  B、主动参与阶段:通过先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技术图片,接着讲解动作要点,然后练习行进间低手上篮,让学生先掌握脚步动作,再让学生练习手持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动作,最后再对篮框做行进间低手上篮,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C、分层次教学:接着让学生开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小组长发挥骨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内容的三步上篮动作,通过巡视,纠正错误动作。

  D、成功展示教学: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让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展示动作,体验成功乐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结束部分:

  课的结束部分,我安排了放松舞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达到身心放松,另外为弥补课中动作技术学习时间的不足,还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运球技术的练习。促使学生多一些时间从事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七、说效果预设

  1、80%以上可以掌握原地运球。

  2、70%以上可以掌握行进间运球。

  3、60%以上可以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

  4、预计整节课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左右。

  八、说教学特色

  1、教学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渗透。

  2、课堂设计在注重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在教学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后,然后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4、通过分发评价表,对学生本堂课所掌握技术动作、情感价值进行如实评价。

  5、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富有活力的局面。

《篮球运动》说课稿模板 篇2

  说课分为六部分:说教材、说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场地与器材。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1)玩小篮球

  (2)游戏:运球接力比赛

  (3)教材分析:

  玩小篮球是在小学水平一所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教材。其目的改进和提高控球的技术,发展控球能力和协调性及机智、灵活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控球技术和球性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身体的灵敏协调性。

  (3)情感目标:通过发展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灵活、机智和敢于创新、敢于拼博及团结协作的观念。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玩中学、学中玩为主旨”。围绕这一教学主题,根据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来完成。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2)教学难点: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教育指导思想。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集体意识。

  (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每人得益。

  (三)每个学生都有自由想象的创造空间,让其大胆创造发挥。教学中设计了多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学习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课堂的效果。

  三、说学情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大,好胜心强,勇于克服困难,喜欢玩球和参加活动性的游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在练习中去思维,去发展他们的体能和智力。

  (1)有利因素

  四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活泼、好胜心强,求知欲望高,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容易实现。

  (2)不利因素

  四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集中较差,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我采用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还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说教法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培养想象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学:精讲多练,抓住重难点。

  2、示范法教学:动作规范、美观,具有模仿性和灵活性。

  3、自主教学: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启发教学: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5、团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到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常规全课可分为启发兴趣、愉悦身心、育心强体和恢复身心四个阶段。

  1、启发兴趣阶段。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导入课题。

  2、愉悦身心阶段。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简单球操热身。

  3、育心强体阶段。

  本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关键,采用分组和不分组的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围绕教学目标的任务展开。

  (1)玩小篮球:多样化的玩球练习,克服运动教学的单调枯燥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能初步掌握控球技术动作。

  (2)游戏:运球接力比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在玩中学、学中玩。

  4、恢复身心阶段。

  (1)用广播操最后一节来做放松运动,消除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恢复生理、心理负荷,使身心得到放松。

  (2)小结:用回忆法来回顾这堂所学过的动作技术。

  (3)布置收拾器材。

  六、场地与器材

  1、根据授课地点的场地,本课安排在篮球场上进行,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2、为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练习以教师的示范,选用小篮球20个,力求达到“在欢乐中学习,学习中欢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