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前,自己的宝宝已经大班毕业了,家长们都在考虑要不要为孩子入小学而加“餐”呢?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报了补习班,自己难免也坐不住了,生怕自家的孩子落与别人的后面,以下的文章可以请楚的告诉父母应不应该为孩子加“餐”!
误区:识字量要达1500至2000字
“在座的家长有不少对孩子的语文成绩不满意,有没有找过自身的原因?”一次“幼小衔接”的班会上,小学班主任老师扬起手中的语文教材书,“按照我们现在的教材和大纲要求,至少要求孩子在入学前的识字量达到1500-2000字,如果达不到,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学起来非常累”。老师随后表示,入学前对该班级识字水平测试显示,仅三分之一学生基本达到这一水平,多数学生认字量在500-1000之间,少部分学生识字甚至不足500字。“一年级学生必须学会自己阅读课文、理解分析、造句甚至初步写小作文,没有这些识字量,孩子看不懂课文,语文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按照老师的说法,入学前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接受早教不充分的孩子语文学习会很费劲。听到上述一席话,原本还在为自家早早开始早教而沾沾自喜的王妈妈忍不住吸了口凉气。4岁让女儿学围棋,5岁教识字、看新闻,6岁时参加了一家艺校办的语言表达培训班,早已“领先一步”的王妈妈没想到,她还是遭遇到了让她看不懂的“高台大门”。
专家:孩子认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不能搞突击。
每年班里的孩子大概有一半在学前就学习过一年级的知识,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学的可能多一些。不反对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但在怎么学的问题上家长存在很大的误区,孩子明年要上学了,家长今年把小学课本借来让孩子学一遍或是在外面报个识字班,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字的积累,一个是智力开发。从孩子开始说话起,就要培养他对语言文字的喜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他会认为这是他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个过程一定要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比如带孩子出去的时候认路牌,孩子爱吃的零食包装上的字,让孩子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有自信,这样就不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正确做法:帮助宝宝“自力更生”
铅笔盒、小水杯:市场上的铅笔盒有许多材质的,不要挑选机关重重的那种,它有时就是孩子上课小动作的助推器。其实那种铁制铅笔盒,有两层的就不错,一层可以放铅笔,另一层可以放尺子、橡皮、卷笔刀。购买铅笔的时候要看孩子落笔的手势轻重决定购买的铅笔硬度。若重的买h的,轻的买hb或b的,最好是木质的或是环保铅笔。一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合用自动笔。当然孩子上美术课要准备好水彩笔或油画棒,做手工要有剪刀,圆头的比较安全。购买的书包不要太大,最好能根据孩子的身高进行选择。书包不要太重,有的书包自重就很重,再放入学习用品,孩子的小肩膀很难承受。书包最好有分层设计,这样便于孩子归类整理。
除此之外还要为孩子准备饮水用的小杯子,不易漏的不易碎的是最佳选择。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环保思想,学着使用手帕,少用餐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