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娃娃家
我们有个温馨的家
一、适合年龄:2岁半——4岁
二、活动由来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更何况是托班的幼儿,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的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决定深入开展“娃娃家”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它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情境性区域环境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家的温馨气氛,体验
安全感。
3、通过贴近生活的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享受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乐趣并体验分享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温馨的娃娃家
经验准备:知道家里的成员、懂得基本的礼貌和同伴分享
材料准备:彩泥做的各种点心、仿真水果和蔬菜、各种餐具和厨具、各种家俱设备
五、活动过程
(一)初期:
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经历来回忆和模仿家庭中的各个角色。开展初期,幼儿进入娃娃家只会自己玩自己的,根本没有角色的扮演,玩具拿出来以后不知道把玩具放回家,没有条理性。
幼儿在娃娃家通过回忆在家较为熟悉的几个场景,如:妈妈和爸爸是怎么照顾宝宝的?家里来了小客人妈妈和宝宝是怎么招待的?宝宝在家生病了,妈妈是怎么照顾宝宝的等系列的情景让幼儿去模仿。
在活动开展初期设置第一个场景:教师向幼儿提出在家宝宝哭了怎么办?
设置第二个场景:教师向幼儿提出宝宝饿了该怎么办?
设置第三个场景:教师向幼儿提出天气变凉了宝宝感冒了怎么办呢?
设置第四个场景:教师向幼儿提出家里来了小客人了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