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恕自己的错误(植树节亲子教育指导)


  换种方式爱孩子
  1. 责备孩子,不如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帅帅特别喜欢踢足球,每次踢球都玩儿得忘乎所以,导致衣服上都沾满了土。而回到家,他却穿着脏衣服直接躺在沙发上休息。这样两次,米色的沙发巾就会变得特别的脏,帅帅妈妈特别反感帅帅的这一行为,说了他好几次,他都没能改掉这个毛病。
  这天,妈妈一进家门,就看见帅帅满头大汗地躺在沙发上,不用说,沙发巾要又“遭殃”了。帅帅妈妈这次没有教训帅帅,而是在帅帅休息完准备起身回房间的时候叫住他,妈妈指着沙发巾说:“这是我昨天换上的,因为你的‘功劳’,它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不想再因为你的不良习惯再去洗沙发巾了,所以今天洗沙发巾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帅帅看着被自己弄脏的沙发巾,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就同意了妈妈的要求。在洗沙发巾的过程中,帅帅才发现妈妈原来这么辛苦:那么厚重的沙发巾清洗起来并不容易,不但要搓还要用刷子刷,反复几次才能洗干净。帅帅想想之前自己根本就没有珍惜妈妈的劳动,平白地让妈妈为了自己的过失洗了那么多次沙发巾,心里觉得很对不起妈妈。
  洗完沙发巾后,帅帅主动地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帅帅妈妈知道,这回帅帅是真的改正不良习惯了。
  孩子在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的同时,会有一个自省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孩子从内心了解了家长阻止自己不良行为的原因。孩子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也就容易从心里接受父母的劝诫。因此,当父母面对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时,不妨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使孩子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深刻自省。
  2. 将焦点放到孩子错误的背后,使其发现问题的根源
  邻居王爷爷找到建华的妈妈,说看见建华摘了自己家栽种的月季花。妈妈听了邻居王爷爷的话,觉得很惊讶:平时建华妈妈很注重对孩子品质的培养,没想到这种不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建华妈妈觉得有些失望,但是她还是努力地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她相信建华不会无缘无故地做这种事。
  下午建华放学回家。妈妈问建华:“邻居王爷爷说你摘了他家的月季花,虽然妈妈以前明确地告诉你不准做这样的事情,但你今天却做了,妈妈非常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现在能告诉我吗?”
  建华听了妈妈的话,脸一下子就红了。他低着头说:“今天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的生日,同学们都计划好送给老师礼物了,就我还不知道送什么好。昨天上学的时候,我看见邻居王爷爷家的月季花开得特别的漂亮,所以,才……”
  妈妈听了建华的解释后,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建华说:“我就知道建华犯这个错误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你这么做都是不对的。如果你想送老师礼物,你可以换别的方式,甚至可以去问王爷爷可不可以送你一枝花,但你自己绝对不能擅自地摘花。好了,你现在去向王爷爷承认错误吧。”
  建华小声地对妈妈说:“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一定不会这么做了。”说完就出门向王爷爷道歉去了,王爷爷听了建华的解释后,也原谅了他,并且还送了一朵月季花给建华。
  当家长听到别人向自己说孩子犯了错时,家长往往是怒不可遏。一方面是因为家长觉得,自家孩子的错误被别人发现了,脸上有些挂不住;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这个时候不在外人面前给孩子一点“颜色”看看,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家教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