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才能做好自己

前言:随着目前科技的发达,许多的父母都显得有些落伍了,从而有时教育孩子难免就会出现一些不足及其不到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些不足使的孩子迷失了自我,家长也还无从知晓,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结合实例来看下吧!
  在孩子面前,很多家长感觉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很多时候,话刚说出口,就被孩子顶了回来,而孩子说出的话,听起来却很费劲。孩子懂得太多,为了不在孩子面前丢人,我们干脆什么都不说了。孩子成绩好,知识比自己丰富,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培养孩子,除了让其修完学业之外,还需要辅助孩子完成性格、情感、情绪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成长。而这些,都需要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才能完成的。
  那么,当今的家长真的有足够的信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据《健康时报》报道,一个关于“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认字”的问题在新浪亲子频道引发热议,几十位专家、上百位网友撰文发表看法,2453名网友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父母对“要不要早教孩子认字”的观点没有明确的态度。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家长在面对新老育儿观念的冲击时很不自信,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好。
  杨晓峰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加上工作忙,他们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一起游戏、玩耍就更难得了。上中学后,杨晓峰迷上了电脑。什么psp、微博、msn、mp4等玩意儿弄得父母云里雾里的,偶尔怯怯地问上一两句,就被儿子的一句“你不懂!”给噎了回来。
  妈妈说:“跟不上时代了!干好咱们自己的事情,给儿子多攒点钱吧!”
  爸爸说:“咱们和孩子没话说,孩子和老师、同学有话说就成了!”
  妈妈说:“有老师呢,咱家孩子没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但自由到家长必须抓在手上的那根线都放松了,那孩子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很容易脱离父母的视野与期望。至于孩子的未来,父母也难以预知了。
  罗曼•罗兰曾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在孩子面前,家长得有走进孩子心里的信心,才能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长大或者成长得很好,不需要自己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从教育者的岗位脱离,就会导致孩子出了状况,家长却全然不知情。
  在初三的时候,杨晓峰每天放学后会先去网吧玩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后,如果父母不在,就和保姆一起吃饭。晚饭后,杨晓峰写完作业就上网聊天、玩游戏,每天都得玩到凌晨才睡觉。而这时,父母还不一定能回来。
  玩游戏的时候,杨晓峰结识了一位网名“雪鹤”的女子,聊了一段时间后就有点难舍难分。特别是在网上结婚后,两人关系更亲密了。为此,杨晓峰还购买了手机,不在线的时候就和她短信联系。
  在杨晓峰眼里,“雪鹤”就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愿意和她说话。后来,杨晓峰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就跟学校请了病假,赶往另一个城市和“雪鹤”见面。孰料,对方是一个大自己好几岁的待业女子,但在杨晓峰眼里却是一位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仙女。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发生了性关系。从那以后,杨晓峰欲罢不能,因为他感到很幸福,全然不顾成绩已经亮了红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