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的教育笔记

  2. 两性是平等的

  当孩子们注意到异性伙伴和他们不一样,要引导他们平等地接纳这种差异,消除“谁的更好”这一疑问,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要帮助孩子树立两性平等的观念。

  3. 健康的性别榜样

  如果家里拥有健康的性别榜样,孩子就能培养起健康的性别认同。这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有关,也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有关。现代社会虽然性别差异正在被缩小,母亲却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如果父亲每天来去匆匆,很少照顾家庭,而母亲感到委屈和气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4. 不同性别,不同游戏

 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你发现儿子过多地待在家里,缺少更活跃的运动,或者和小朋友玩耍时,其语言表达、情绪反应如女孩子般琐碎、纤弱,或许,是父亲有些“失职”了,常和母亲在一起、父亲“失位”的男孩,其性别特征常常发展迟缓、不够鲜明。男孩需要在父亲带领下游戏和活动,父亲的理性、权威、粗犷及竞争性,是男孩子最需要学习的性别角色要素。女孩子倒并不缺乏性别学习的榜样,母亲、女老师常在身边。不过,女孩子经常跟父亲交流,也是相当有益的。

 妈妈关心的热点问题

  q儿子喜欢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让他玩吗?

  a 男孩玩汽车,女孩玩娃娃,这是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尽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游戏,但也有其局限性。当代心理学家对单维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战,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用双性别的特征来描述,一个兼具男孩子的坚定有力与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幼儿教育

  q 奶奶总喜欢把儿子打扮成女孩子,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a 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方面的问题。幼儿对性别的认识是从自己的外形、装扮、玩具开始的,身为男孩的宝宝经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别认同会如何呢?他是否会迷惑:“我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奶奶“重女轻男”的态度,会不会使宝宝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变性专家陈焕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当男孩或者把男孩当女孩来养,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别上的混乱甚至扭曲,他所接触的要求变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幼儿亲子

  q 宝宝最近开始玩自己的小鸡鸡了,怎么办?

  a 孩子有时会沉溺于触摸生殖器所带来的愉悦中,这是他探索身体、进行性实验的一部分,再自然不过。孩子通过这一行为在孤独时找到安慰,在无聊时自我消遣。当然,宝宝玩弄小鸡鸡,不同于幼儿自慰。说得远一些,幼儿的自慰行为大多数情况也是由于太无聊或环境太单调的缘故。如果发现孩子自慰,切勿惊慌,更不要责备孩子,以免过度的反应使孩子受到惊吓,产生负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脏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时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q 三四岁的宝宝玩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怎么处理?

  a 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属于孩子们正常的身体探索类游戏,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对别人的身体兴趣盎然。扮演医生检查身体,或者商量着“把你的给我看,我就给你看我的”,有时父母会撞到两个孩子赤裸着下身,互相窥视甚至触摸。此时可以适时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平静地告诉宝宝:“对别人的身体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抚摸别人的隐私部分,或者让别人抚摸你的隐私部分,都是不对的。”告诉宝宝什么是身体的隐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和宝宝谈论这些问题时,要坦然自在。宝宝了解身体的隐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别意识更多一份庄重和自我护卫的成分。亲子教育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