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孩子们面前勿要太亲密(亲子教育指导)

如果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太过于亲密,那么宝宝们也容易吃醋的噢,也许家长们平时都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或是感觉在孩子面前表现的亲密些更加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但是任何的行为都在有一定的分寸,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到底要怎样处理呢?
  传统派:孩子面前应该不一样
  很多中国的夫妻在孩子面前都相当拘谨,不用说“亲亲”了,就连一般的表示亲密都很犹豫。
  被问到这个话题,当公务员的小董说:“一般来讲我和老公不会在孩子面前有什么的,也许我们是属于比较拘谨的那种,觉得在孩子面前要行事有别。”做小学老师的小杨也觉得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忌讳和另一半“亲密接触”,在她看来,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对于很多事情似懂非懂,“早熟可不怎么好呢”。
  现代派:让孩子知道我们相爱
  被问到这个问题,在外企工作的小芳似乎早有思考了:“我和老公拥抱或亲吻不太会背着孩子,我觉得只要不是非常亲密的行为都是可以做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相爱,难道这样不好吗?”亲亲抱抱在小芳和老公之间是家常便饭,不过小芳说:“更多的时候,老公左边抱着我,右边抱着儿子,拍着我们两个,让我们觉得很满足。”
  亲子网,搞美术设计的阿joe也是“亲亲”问题的支持者,他觉得,现在的电视电影里面亲热的镜头多了,大街小巷里亲密的场景也比比皆是,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看到,你在孩子面前拘谨了,说不定孩子还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因为父母的感情有问题呢?阿joe觉得,让孩子看见一些父母亲密点的行为,可以增加孩子的家庭幸福感。
  适度亲热应鼓励
  幼儿性心理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萍教授也认为,家长在孩子面前适度地表现亲密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注意分寸。
  宝宝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爱的,“爱”同样需要有专门的教导,爸爸妈妈可说是担当这一“课程”的最好老师。假如宝宝能够通过观察他们父母的行为,在幼年时获得这种爱与被爱的能力,那么说明父母首先带给了孩子“幸福的理念”。反之,他在长大成人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社会交往时矜持、不自然,工作时拘泥、难于创新,很难和同事、朋友相处等。
  因此父母不要小看在宝宝面前的亲情表露,正是你们在宝宝面前亲切自然的感情流露,使得孩子觉得广博的爱是身心健康的一种标志,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宝宝,他们会充满爱心,知道如何去表达自身的诚意和友情,和周围的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也能得到他人的爱。这种“教育”本身也正是儿童早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孩子吃醋是不习惯
  对于爸爸妈妈的亲密行为,孩子为什么会“吃醋”呢?胡萍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相对于成长后期来说,孩子在幼儿时期更加渴望父母的关爱。敏感的、独占欲强的孩子,就会对于父母的亲密行为排斥。而父母在孩子面前越躲避这种行为,就会越加强孩子的排斥。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不习惯父母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生活在一起,因为他自感有一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让他本能地感到抗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