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将孩子之间作比较

家长们惯用的一种手法,就是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的小孩子作比较。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并没有什么恶意,而是希望可以激励孩子向其他孩子一样优秀,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得就是这样做对孩子不一定是有利的。

自从娜娜出生后,妮妮就多了姐姐这样的头衔,当家里有亲友来访时,总免不了会不自主地比较起他们姐妹俩。

  “娜娜好像比较乖喔!”

  “妮妮看起来比妹妹漂亮。”

  “比起妮妮,娜娜好像比较好带哩!”

  或许大家以为妮妮、娜娜年纪还小,并不懂得大人的这些话,不过我记得妮妮7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jessica来家里聊天,姐妹俩正好在客厅画画,无意间她就说了一句:“娜娜的个性看起来好像比较纤细喔,”我想他也只是随口说说,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但是等她走后,妮妮却悄悄地走到我身旁问我:“爸爸爸爸,什么是纤细?”,看着妮妮认真的表情,我赶紧和他解释jessica阿姨的意思是娜娜个性很细心,而妮妮虽然不细心,可是很大方、活泼,各有不同的优点,然后妮妮才点点头,继续去画画……。

  面对亲朋好友的品头论足和比较,我自己小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从小我就是在眷村长大的,长辈们常常会有事没事的就把别人家小孩子“优秀”的事迹,拿来跟我比较一番。比如,谁家的小孩又当选模范生,哪家的小孩考试每次都拿第一?再不,就连会不会主动跟长辈打招呼,也要被拿来大做文章。

 不得不比较时,就跟自己比吧!

  或许比较是进步的动力,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比较的对象必须有所修正。让孩子跟自己做比较吧,比如今天的孩子是不是比昨天还要更进步了呢?

例如,我常会跟娣娣说:“哇,娣娣会自己收拾玩具,真的好棒喔!”,或者说,“妮妮这次弹的琴,比上一次更进步喔!”,当孩子们感受到你的鼓励,就会希望把每一次都表现得更好,无形中,就可以将比较这一件事,引导到比较正向的方向,而达到进步的效果。

  避免手足之间的比较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当然不会发生这种比较,会发生问题的,通常是有了第二个小孩之后,即使嘴巴上不说,但心底就是会把两个孩子拿来超级比一比。

  要不然就是说出这样的话:“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读书的?你哥哥和姐姐随便考的成绩也比你强上好几倍。”最惨的是,后面还会加上一句:“奇怪,同一个爸妈生的,怎么会差那么多?”。

  这种情况在我们家是很少发生的,或许我们自己也讨厌被拿来做比较,所以,不管是我或者是傅娟,都不是那种会拿孩子的表现来做比较的父母。

  当心孩子如法炮制

  有一次,我那个喜欢把孩子拿来做比较的朋友,就惨遭孩子的无情拆台。有天他正和邻居聊天,那天那个邻居刚好帮小孩买了新的玩具,所以,朋友的小孩就故意说得很大声:“哇,你爸爸好好,买好大的礼物给你,真的好棒喔!”

  当场那个朋友觉得脸上无光,马上纠正孩子:“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同,你怎么能觉得别人的爸爸爸爸爸较好呢?”

  没想到那个孩子的反应更快,马上反击着说:“对啊!那爸爸爸爸为什么老是说别人的孩子比较好啊?”,我那个朋友,当场无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