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认识自我

2023-08-01

第一册认识自我 篇1

  【教学目标 】

  〔情感目标〕 1、初步树立完善自我的信心。

  2、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的能力。

  〔认识目标〕 1、知道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知道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 自我新认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歌曲《真心英雄》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

  〖讲授新课〗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一、自我新认识

  活动一:自我新认识

  现在让我们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用多彩的词汇给自己绘制全新的画像。                          (课件展示)

  大家可以对比小学阶段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有哪些新变化,然后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的变化讲一讲。

  一、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1)    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活动二:“内在美与外在美”讨论会    (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名人名言

  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它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奥斯特洛夫斯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2)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活动三: 回顾自身经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让学生填写优点表               (课件展示)

  (使学生初步理解全面的观点,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自己)

  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大家谈一谈对这个小故事的理解。

  (课件展示漫画“盲人摸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幅漫画强调,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即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观点。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对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大家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只有对自己作出如实全面的判断,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超越自己。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活动四:  自画像             (课件展示)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变化和发展)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活动五: “我来做总结”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活动评价〗  活动开展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用全面的观点看自己,这需要一个过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讨,我们知道要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就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最后送同学们一曲《明天会更好》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

  自我新认识

  自我新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讨论会

  回顾自身经历,展现自己的优缺点

  〖活动探究〗

  说一说对“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的认识,并以此作为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来评价一下自己。

第一册认识自我 篇2

  一、教师从成语导出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以“自”字开头的中国成语有哪一些?可以分为哪两类?(如可以分为‘消极性’的,认识自我 把握自我

  如自暴自弃、自欺欺人等,约占3/4;‘积极的’,如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等,约占1/4。) 。成语实际上是人类生活经验积累的反映。由上可见,人类似乎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人类自我作践,自寻烦恼。

  教师导语 : 请全体学生朗诵苏轼《题西林壁》;

  我们常说"旁观着清,当局着迷",要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自我的庐山真面目,认识一下现实的自我.

  二、自画像:

  1.每个同学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然后,在纸上书面回答:"我是谁?".要求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

  (说明:1.不要作太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

  2.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较抽象,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小草等.)

  2.每个同学在组内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这么画,这么写.

  3.选代表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自画像,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写.

  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已经对自我作了初步的认识,要想全面地看清自己,就必须参考他人的意见,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照镜子,他有如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形象呢?现在我们通过他画像对自我作进一步的认识.

  四、他画像:

  1.同桌两人既做照镜人,又做镜子.每人在纸上写上同桌的优点及缺点.(说明:尽可能写的详细,但要注意用词)

  2. 同座位的两人互相交流、比较,我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样,然后想一想,"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导语 :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的优点别人看不见;而我的缺点我自己看不见.但有时候明明觉得还做得不错的方面却被别人误解,这其中的委屈那真叫苦不堪言.因此,即便是镜子也有平镜和哈哈镜之分.他人的意见不可不听,但是要照单全收恐怕也非上策.

  五、讨论: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六、结束

  跟自己比,找出进步;跟别人比,找出差距。我由衷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努力正确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自我、超越自我,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