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根据下列材料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一、 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3、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二)能力:
1、不断增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认识的能力。
2、发展对青春、生命的可贵与美好的感受、体验的能力。
(三)知识:
1、知道什么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2、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让青春更美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 学情分析:
“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创造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它包含着奉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等,较为抽象,初一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刚入初中生活的学生,对于青春的美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只是有对美好青春的憧憬。学习本课可以激发他们如何迈好青春的第一步,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让生活更精彩,让青春更美丽。
四、 学习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乐于奉献的模范人物事迹及豪言名句。
2、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录像、图片资料及关于青春奉献的名人名言。
五、学法指导:
教学宜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中明确目标,把握方向,寻找方法。也让学生以“青春的誓言”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进行交流。最后对本节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完成本节的知识点。
第一课时 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自主学习 课内探究
五、 学习过程:
(一) 齐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于人生价值的一段。导入新课(3分钟)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 ,它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10分钟)
1、王选,庄玉荣人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
2、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3、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4、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人们生活充实的需要?
(三)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时间8分钟)
1、 阅读漫画,讨论这些平凡小事能体现人生价值吗?为什么?
2、 有人说,“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也有人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人生价值。谈一谈自己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