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2019-07-30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点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我邀请大家一起,打开青春的相册。
播放幻灯片、老师解说:青春的相册
通过一幅幅画面和教师的解说,表达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希望,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离不开自身的保护。
出示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自主感悟  分组讨论】
通过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掌握自我保护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件呈现:
案例一: “小女孩沉着机智,巧周旋化险为夷”
11岁女孩毛毛被歹徒绑架,她沉着机智,假装顺从,稳住歹徒,与歹徒聊天,观察周边,保存体力,争取时间,经过与歹徒50个小时的周旋,终于等到了警察的成功营救。
案例二:“盲目反抗,花季少女街头被害”
XX年11月7日晚8时许,在山东省青岛市人民路和南宁路交界处,初二学生媛媛在离家仅500米的地方突遇一持刀歹徒抢劫她的手机。情急之下,媛媛奋力反抗,在她反抗的过程中,歹徒先后两次将其按倒在地,当歹徒第二次将其按倒时,媛媛抓住了歹徒的衣服,急于脱身的歹徒在她的脖子上连刺两刀,其中一刀刺穿了她的颈部大动脉,媛媛被送到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最终死亡。
案例三:“沉默的羔羊”
XX年1月4日晚12时,江西省兴国县某中学校园内,,一场长达2个小时的抢劫开始了,…....,两名抢劫者刘斐、钟霆公然洗劫了两栋宿舍楼的35名学生,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无可奈何的沉默。后据刘斐、钟霆交待,在作案前已做好了准备,一旦出现学生喊叫求援、集体抵制,他们就立即放弃、逃跑。可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没有一位学生敢于反抗。
提出问题:(1)同样是面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1):同样是面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探讨:在第一个案例中,毛毛机智灵活,沉着镇定,巧妙周旋,最终化险为夷。第二个案例中,媛媛过于鲁莽冲动,盲目反抗,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第三个案例中,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制止不法侵害,但学生太过于懦弱、害怕,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教师点拨:面对不法侵害,意识不同,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盲目的反抗意味着无谓的牺牲,一味的懦弱可能导致后患无穷,只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有可能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问题探究(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的一些具体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课件展示:遭遇违法犯罪行为时的自护方法。反抗法,呼救法,周旋法,拨打110报警,实施正当防卫等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