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欣赏优美段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和谐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诗)
1、听到刚才白居易的《暮江吟》,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2、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板书“珍珠鸟”)
3、(解题)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看图画)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特点的。
4、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学生陆续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小家伙”等词语)
5、“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冯冀才先生把珍珠鸟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6、瞧这一个个“小”让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特点——(就是“小”),我们还想到好多形容小的成语——(小巧玲珑、胆小如鼠、谨小慎微)
7、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珍珠鸟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看看冯冀才先生是怎样对待鸟儿们的。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
相机引导:
a.“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心”去为鸟儿着想。
b. 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不动声色。假如去掉一个个“不”,小家伙就会_____。”( “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二、小鸟对人的信赖
1、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