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采访的一般知识,掌握采访的一些基本要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提升自己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3、通过采访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活动重点
活动目标1、2
三、活动指导
1、记者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个好的记者应具有较强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在参与这个活动之前,同学们应该观看一些国内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等栏目,对如何做一个记者有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那些优秀记者是如何进行采访的。
2、在进行采访活动前要准备一些采访工具。除此之外,应对被采访的对象有较为深刻地了解,这样才能精心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在记录时要能够抓住谈话的要点进行记录。
四、活动过程
活动导学
1、 请阅读《做一回小记者》一文,思考:采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 在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林埃娜法拉奇采访我国领导人邓小平的谈话实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了采访,从中你发现采访时有哪些技巧?
3、以下是一位记者对著名电影演员古月(毛泽东的饰演者)的采访实录节选。
问∶胡学诗科长,咱们能交谈一会吗?
答∶你怎么对我的情况这么了解?
问∶胡科长,当年搞文化宣传您是科长,我是宣传干事。说起来咱们还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呢。
答∶看来咱们有共同语言。
问∶您参加演出的《四渡赤水》《大决战》《开国大典》我都认真看了。
答∶感觉怎么样?
问∶我觉得您在《大决战》中的表演不如《开国大典》成功。
答∶那好,咱们谈谈。
请同学们根据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对以上这位记者的采访作出评论,写在下列横线上。
4、下文是“杨利伟与香港学生书面问答全集:宇宙如此美丽”,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香港11月21日电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11月初随团访港,其坚毅的性格和高洁的情操,使他成了莘莘学子景慕的民族英雄。香港学生热切期望多角度地深入了解杨利伟,对他的工作和个人抱有许多好奇的疑问。由于时间仓促,杨利伟访港期间没能对之一一作答。返回内地后,杨利伟从百忙中抽空以书面形式详细回答了香港学生的这些问题,并通过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处网页公开发布。课程发展处将这些问题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五个类别,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