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教者:武穴市大金中学 涂雪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
   学法指导:
   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
   一、激情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请看大屏: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画面,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整体感知
   1.美美地听
   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
   2.深情地读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
   三、课堂探究
   3.细细地品
   (一)自主探究:
   朗诵诗歌,我们除了要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诵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
   大屏显示探究导引:
   ①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颂)
   ②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