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花妙笔 

落雁沉鱼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指名读: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2.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习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们“备课”(即预习),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 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