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习要点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葡萄(pú táo)    橙色(chéng)   柑橘(jú) 
萎谢(wěi)       褪色(tuì)      靛色(diàn) 
花瓣(bàn)       灼伤(zhuó)     花萼(è) 
蜜腺(xiàn)      花蕊(ruǐ)      并蒂(dì) 
花卉(huì)       分泌(mì)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四、词语积累 
烂漫:颜色鲜艳而美丽。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柔嫩:软而嫩。 
灼伤:烧伤、烫伤的意思。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优秀作品。 
花卉:花草。卉:指各种草(多指供观赏的)的总称。 
五、作者简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商务印书馆开的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贾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了文学与科学的联姻,1981年3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全国科普作品一等奖。 
六、教学设计>文章主旨与结构分析 
1.解题 
课文的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红”)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教学设计>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联系全文结构看,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说明一个原因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教学设计>文章脉络分明,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2.结构分析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花朵的红色所起的作用,提出说明的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段共4句话。首句点明“花朵的红色”的特点(“热情”“强烈”“奔放”)及其作用(“令人精神振奋”)。第2句进一步指出由“红紫烂漫”的花朵点缀的春天的特征(“活力充沛”“生气蓬勃”)。第3句由此设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末句用“一边……一边……”的句式承上启下,引起下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开篇,用优美的语言赞叹红花,使人由喜爱红花进而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并急于阅读下文。“寻求科学的解释”一句总领全文,表明教学设计>文章将从科学知识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文章的主体,共9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6段):以横向说明的顺序(逻辑顺序)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