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进行初步的寓言创作指导。 

2、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进行学习、迁移技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欲 

教学重点: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法:内引—对比—外联 

教学过程: 

一、内引教学,认识寓言 

[教学构想]师生共同完成《小鸟找水喝》寓言故事的创作,让学生明了寓言的基本特点是依*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 

1、看图画画,完成故事创作 

媒体展示一组图:a、烈日飞翔图b、小鸟想水喝图c、见水瓶思考图,而第四幅图则为空白,让学生结合前三幅图的内容,发挥想象和联想,想出第四幅图的内容并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媒体展示学生成果,对学生所画做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上台说自己的做画思路,并要求学生将四幅图连起来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师引导,对学生在讲故事中穿插的小鸟心理活动的语句加以特别表扬,在黑板上完成板书,做第一次总结: 

人   物          故事情节        寓                       意                    如何写? 

小   鸟          找水喝          遇事 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心理、动作 

[ 总结语句]同学们,刚才,我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集体创作了一个故事《小鸟找水喝》,初步了解了寓言是依*想象和联想来进行创作的基本特点。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寓言的创作,与它做朋友。 

二、对比教学,学习寓言 

[教学构想]结合学生已获得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个故事。 

1、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参与其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2、检验小组学习效果 

引导完成如下补充板书,并做第二次总结: 

(人    物                    故事情节        寓                   意                                  如何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