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匀称( ) 躯壳( ) 哀号( ) 篡( )夺 溅( )落 yàn( )语 gōu( )火 zhuó( )陆 喧( )xiāo 峰luán( ) 2.根据释义,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1)事前先露出来的迹象。 ( ) (2)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 (3)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 ) (4)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 (5)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 3.选出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改正。(2分) (1)a.风定天清 b阴阴约约 c遥遥在望 d毫不犹豫 ( ) (2)a.惊谎失措 b哀鸣 c变化无常 d断肢残腿 ( ) (3)a.篡夺 b扰乱 c更胜一筹 d夜色仓茫 ( ) (4)a.弥漫 b海域 c历历在幕 d一叶孤舟 ( ) 4.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把词语补充完整。(5分)海 石 日 星 开 破 首 立 暗 明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 b.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c.他们长大一些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一种对我的迁就了。 d.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6.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字。(2分) 某学校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创设良好校风; 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8.根据例句的结构, 再仿些一个句子。 例句:生命像一江春水,他从高山上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向大海奔流。 仿句: 二、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14分)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9.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穿壁:__ ___ 大姓:__ __ 感叹:___ __ 大学: 10.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1.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以此为戒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衡乃穿壁引其光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13.文段讲的就是著名 (成语)的故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把它作 的典型进行讴歌和褒扬。(2分)【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8题。(10分)(1)云就像是天气的( )招牌( )( )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4.给语段(1)括号处加上标点。(2分)15.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 16.概括语段(3)文字的大意。(2分) 答: 17.文段(3)划线的句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的特点。(2分)18.语段中加点字“一般”和“常”不能去掉,理由是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9—24题。(17分)五块钱的故事①5元钱能够干什么?那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4岁的女儿听见了,大声地说可以买两支冰淇淋。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起了父亲和5元钱的故事。②那一年父亲上完小学,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正当他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学年到来的时候,我爷爷对他说,别上了,在家里割草吧。父亲的梦一下子被打碎了,他整日地哭泣,并拒绝干任何事情。爷爷没有办法。最后说,你自己挣够学费,你就上。③学费是5元,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只是两支冰淇淋的价格,但对30年前的父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爷爷说这句话其实压根儿就没想让父亲去上学。④父亲沉默了好多天,最后他拿起镰刀,第一次向命运挑战。他冒着盛夏的(kù rè)____________,钻进田间地头给生产队割青草,有时一天下来割的青草捆起来比他人还高,足有100多斤。100斤青草,生产队给算5个工分。那一年一个工分大约合5分钱,这样父亲最多的一天能挣到0.25元了,20多天就能挣够5元钱。他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仿佛一个登山者不断地抬头看着距离山顶的路。最后,父亲离自己的目标只有(yī bù zhī yáo)____________了,再割100斤青草,就凑够5元钱了。⑤那一天早上父亲起得特别早,他激动地走在田间小道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已身处课堂。那一天特别炎热,但父亲已顾不得了,拼命地割着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最后他感到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举起镰刀一下子割在了自己腿上,血从他的腿上流出,他倒在了地上。等他从病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县一中已开学半个多月了。而爷爷也说,为了给他治腿伤,花了十几块钱,学上不成了。⑥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甚至在外求学时,我想喂一喂肚子里的馋虫却说谎要订复习资料的时候,父亲也从未问过我什么,而是即使东借西凑也把钱如数寄来。直到有一天,父亲给我讲了5元钱的故事,我后悔地跑到校外树林里,把头撞到一棵小树上,让疼痛减轻我内心的愧疚。从那时起,在校期间我便再也没有吃过食堂以外的任何食品了。⑦我感谢父亲给我讲的故事,让我再告诉我的女儿吧,也许长大了她会说5元钱能做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19.在文中的拼音处写上汉字。(3分)20.第②节划线句中的“梦”是指____________,“梦被打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21.第③节划线句中说5元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说它“不小”是因为5元钱相当于__________(割草计算)和__________(工分计算)的价值。(2分)22.根据文意写出第④节中对“父亲沉默了好多天”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向命运挑战”说明此“战”艰难,联系上下文,写出“艰难”的具体表现:(5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⑥节中既写父亲总是满足我用钱的要求,即使东借西凑也“如数”给我;又写父亲给我讲了5元钱的故事,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谈谈你对结尾段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分) 围绕“月球”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