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1、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
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法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2、活动“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探究影响分布鼠妇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为核心,探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
复习提问:①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③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回答:略。)
导入: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阅读书p27——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②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③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④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⑤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 (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结合影片,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标题 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27
发现并提出问题 发现: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寻和吞食。
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 中毒的猎物的?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作出假设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验2: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施实验并记录 按实验1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按实验2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分析实验现象 由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看,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
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