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通过本课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鉴赏能力、想像力、动手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树立“科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观念。
活动准备:
学生:1.带学生参观陶瓷厂,回家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常见的现代生活用具
2.预习课文
3.查找有关青铜器资料
教师:1.准备青铜器相关资料,扩充学生视野
2.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厂活动步骤:
第一步:小游戏:猜猜看,引导学生分析青铜器皿的实用性
第二步:以四羊方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的精美工艺
第三步:以司母戊鼎为例,讲解青铜器制作
第四步:总结活动过程:
教师检查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小制作品,问:“你们通过参观活动有哪些印象?”
学生甲:“精美实用。”
学生乙:“省时省工。”
学生丙:“质量好,产量大,科技含量高。”
教师问:“那你们谁知道,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用什么材料制造这些生活用具呢?”
学生答:“青铜。”
教师:“不错。可你们知道青铜是一种什么材料吗?”让学生阅读所发资料。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说:“你们知道当时青铜可以制造出哪些器具吗?”
学生答出鼎、角、尊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分4个小组做一个游戏:猜猜看。猜一猜老师所给图片中的青铜器,它的实用性是什么?”
分组完毕后。教师在屏幕上分别打出:鼎、尊、鬲(lì)、簋(guǐ)、爵、角、觚(gū)、觯(zhī)、卣(yǒu)、盉(hé)、壶、匜(yí)、盂、盨(xǔ)、甗(yǎn)、斝(jiǎ)、罍(léi)、盤(pán)等图片让学生抢答。在抢答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答案:鼎→烹饪器,尊→盛酒器,鬲→烹饪器,簋→盛饭器,爵→饮酒器,角→饮酒器,觚→盛酒器,觯→盛酒器,卣→盛酒器,盉→斟酒器,壶→盛酒器,匜→注水器,盂→盛水器,盨→盛饭器,甗→蒸饭器,斝→温酒器,罍→盛酒器,盤→盛水器。然后指出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和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
活动结束。
教师:“大家刚才在游戏中欣赏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你们知道最精美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四羊方尊。”
教师:“对。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四羊方尊,请同学们分四人一组讨论:它究竟美在何处?”
学生甲:“四头羊分挂四方,比较匀称。”
学生乙:“整个铜器有很多雕刻、绘画放在一起,井然而不杂乱,并且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加好看。”
学生丙:“纹饰与雕刻结合自然,协调完美。”……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弥补不足。如:蟠缠的龙与静坐的羊在一起,寓动于静;整个器皿,各种图案交织一起,协调完美,造型雄奇等。
教师:“我们在前面已了解了有关青铜器的类型、用途、审美等知识,那你们想知道,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吗?”让学生阅读所发材料,并做计算题。
学生阅读后,教师:“通过阅读,你们第一感受是什么?”
学生甲:“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