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2019-03-17

第20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
  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意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课文、查看地图、观看影像资料,收集归纳信息,概括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主要过程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5~6人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尤其是突发事件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观看影片,对战争的灾难性后果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中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且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主题,该主题主要围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四个知识点展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的学习。本课涉及后两个知识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在学习该知识点的过程中,联系“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展开对一战爆发原因的探讨和总结。凡尔登战役属于战争过程的典型战役,其转折性预示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的胜负结局,而它的残酷性则证实了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通过该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对一战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共分“谁点燃了‘火药桶’”“凡尔登‘绞肉机’”“人类的灾难”三个子目。
  教材处理
  本节课前,教师要准备好一些展示的资料:《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图》《凡尔登战役形势图》,剪辑好的《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资料片。本节课主要安排学生自己搜集信息,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信息,从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另外,应注意安排学生对战争进行感性认识和情境体验,以协助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