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家在哪里(第二课时)
在社区中生活
一、教学目标
3.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小区进行调查,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4.通过讨论、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调查。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利用学生所画的社区平面图复习地图三要素。
讲授新课:
我们人人都生活在社区里,但可能不自觉或很少留意。那么,现在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 你生活的小区叫什么名字?
② 小区有没有管理处?如果有,它发挥着什么作用?
③ 小区主要有哪些购物场所?
④ 小区哪些娱乐健身场所?
⑤ 小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吗?
⑥ 小区还为你做了什么?
⑦ 作为小区中的一员,你又能为小区做什么呢?
二、在社区中生活
教师:这些都体现了社区的功能。那么社区有哪些功能呢?请同学们看书上图1-5、1-6、1-7、1-8,想一想,它们分别体现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师生总结:图1-5是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选举是一种政治生活,还有如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体现了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图1-6和图1-7是人们在进行健身和学习,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①;图1-8是人们在超市里购物,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②。
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也使我们对社区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结)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畅谈理想中的社区。
(作业)1.画一幅“理想中的社区”的平面图。
(预习新课)课后完成“社区商品调查表”。
多媒体素材引用索引:
图片全部来自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本
①——自拍 ②——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光盘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社区
一、课标要求
1、尝试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信息。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认识社区的分类与主要功能。
2、 学生从身边入手,感受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相关有用信息的能力。
2、从对现象、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内化)。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参与调查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2、感受城乡的差别,体会“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确立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区域交流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竞赛、社会实践
六、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社区有哪些外地特产?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以“社区是我家,你都参观了哪几个地方?”,复习前一课的知识点。以给图1-3②和图1-9②找碴,找出图中的不同之处。形式上可用“小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