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

 [课标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 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 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 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 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二、难点
 1、如何 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教学方法]
 采用“自 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导入新课]
 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 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 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三、知人善任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四、加强中央集权
五、完善科举制度
 六、“贞观之治”的含义
 [小结]
 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 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
    完成课 后习题。
第2课  贞观之治
1、(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的名字叫(         ),他要位期间的年号为(           ),他是发动(           )做了皇帝。

1/2